超声纳米镜面加工设备加工技术是利用超声波能和冲击能的复合能量,具有大能量、高密度、束流强等改性能源与材料作用力。通过各种传递方式将能量打入材料组织内部瞬间发生塑性变形并纳米化排列,达到金属镜面效果,实现金属改性加工。在机械加工中效果好、效率高,解决了机械加工中诸多行业问题。
通过高束能设备的滚轮、滚针或合金球作用于待加工金属工件表面,使工件表层金属组织发生塑性变形并产生冷作硬化并对表面进行光整,从而达到改善表面质量的目的。一次装夹粗糙度最高可达Ra0.2μm以下的镜面效果,粗糙度提高3个等级以上,可加工HRC65度以下零件。
抗疲劳技术制造是提高表面完整性,以疲劳性能为主要判据和提高疲劳强度的先进制造技术。抗疲劳技术制造与“成形制造”相比,评价加工质量不仅与设计图纸一致,必须与设计性能一致,同时,强调疲劳是制造工艺的第一判据。
金属镜面加工后大大减少应力集中系数及缺口效应加工后的表面缺陷是产生应力集中的主要因素,表面缺陷形成应力集中,成为疲劳源,疲劳强度和寿命是随着表面粗糙度值的下降而增加的.
直接加工出镜面零件,表面粗糙度Ra值≤0.2μm;
零件疲劳寿命提高几十倍;
加工后预置理想可控的高值压应力;
零件表面显微硬度提高20%以上;试验40Cr 材质的标准试样,MHV2000显微硬度测量仪
耐腐蚀性提高50%以上,耐磨性提高50%以上;
使零件表层晶粒细化;
国防制造
军工造船航空航天
科研院所
工程机械
石油机械
煤矿机械
汽车制造
冶金冶科
模具制造
高束能表面加工效率:加工最大线速40-100m/min,纵向走刀速度0.02-2mm/r;
高束能表面加工效果:
a、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值Ra0.2μm以下;
b、工件的表面耐磨性及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c、加工后工件比车削后微小变化,表面尺寸精度取决于前一道工序;
d、提高表面显微硬度20%以上。
材料及动力消耗:
a、输入电压为220v±10%;
b、润滑冷却液为合成脂切削液、20#机械油与煤油的3:1混合油、设备配备合成切削液,自备循环回收系统不消耗;
应用零件:零件的内孔、外圆、内外锥面、平面、R弧、各种异形曲面等。
应用机床:卧车、立车、球面车、磨床、镗床、铣床、钻床、刨床、加工中心等。
应用材料:普通钢、碳钢、工具钢、合金钢、不锈钢、高温高金及有色金属材料。
应用行业:航空航天、军工造船、科研院所、冶金制造、水力发电、工程机械、石油勘探、模具制造、电机等行业。
解决了国际行业纯手工抛光、滚压及磨削解决不了的行业问题,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提高产能,由于加工技术的应用,车削效率可提升一倍多;
零件一次加工到位,减少了来回搬运,抛光或上磨床的工序,减少空间利用;
高束能镜面加工设备性能稳定、技术可靠、加工效果优势明显,当今车削、抛光、滚压、磨削技术的革命,这将大大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竞争力。
属于一次性投入,终生受益的产品,运行成本几乎为零。
与抛光、磨削、滚压相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易损件是滚珠,每个连续回转行程大于5000公里,价格低廉;
电能的消耗则更小,1KW/S,远远低于磨床的电消耗。
无需磨削液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也没有废液的排放。
高束能镜面加工设备对人工要求低,普通熟练的工人操作即可。
高束能镜面加工技术提高了金属致密性,提高了工件显微硬度20%以上,所以大大提高了工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寿命,而这是磨削所不能比及的。
技术指标 | 设置参数 | |||||
设备型号 | USM-100 | USM-300 | USM-500A | USM-500B | ||
适用机床型号 | 适合各类机床 | |||||
加工前条件 | 允许表面硬度 | ≤HRC58 | ≤HRC60 | ≤HRC65 | ≤HRC65 | |
允许圆跳动 | 0.03 | 0.06 | 0.12 | 0.18 | ||
前允许粗糙度 | ≤Ra7 | ≤Ra7 | ≤Ra7 | ≤Ra7 | ||
前尺寸精度 | 8级以上 | 8级以上 | 8级以上 | 8级以上 | ||
工艺参数 | 最大线速度 | 70 | 80 | 90 | 100 | |
纵向走刀速度 | 0.10-0.25 | 0.10-0.30 | 0.10-0.35 | 0.10-0.40 | ||
加工电流(A) | 0.4-1.2 | 0.4-2 | 0.4-3 | 0.4-5 | ||
工作频率(Hz) | 15K-35K+1K | 15-35K+2K | 15K-35K+5K | 15K-35K+10K | ||
加工后技术指标 | 粗糙度 | Ra0.2-0.4 | Ra0.1-0.4 | Ra0.08-0.4 | Ra0.05-0.4 | |
耐腐蚀性 | 提高40% | 提高50% | 提高1倍 | 提高1倍以上 | ||
疲劳寿命 | 提高10倍以上 | 提高20倍以上 | 提高30倍以上 | 提高40倍以上 | ||
表面硬度 | 材质不同,微观硬度提高20%至300%,层深0.05-2mm | |||||
同轴度 | 改善并提高 | |||||
尺寸精度 | 主要取决于机床的精度,但有所提高 |
表2:中控柜技术指标:
技术参数 | 装置型号 | |||
USM-100 | USM-300 | USM-500A | USM-500B | |
束能输出频率(KHZ) | 28±2.0 | |||
输出功率(W) | 480-900 | 600-2000 | 760-3000 | 820-5000 |
输入电压(V) | 220V±10%/50HZ | |||
输入功率(W) | 800 | 1500 | 2200 | 4000 |
显示方式 | D数字表/P数字表加液晶显示 | |||
冷却方式 | 风油混合冷 | |||
油箱体积(升) | 15 | 18 | 21 | 24 |
输油泵功率(W) | 180 | |||
输油压力(MPa) | 1.8 | |||
回油泵功率(W) | 180 | |||
输油方式 | 油泵供给 | |||
回油方式 | 油泵自吸 | |||
使用环境 | 温度:-20℃—40℃;相对湿度:≤92% | |||
输出电缆长度(m) | ﹤10 | |||
输入电缆长度(m) | ﹤10 | |||
重量(Kg) | 70/110 | 73/115 | 76/120 | 80/125 |